17310456736

我国卫星制造之卫星平台领域主要生产厂商汇总分析

发布时间:2023-11-07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点击量: 2153 

姿轨控与推进分系统是卫星平台中价值占比最高的环节。卫星平台主要分为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电源分系统、姿轨控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测控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数据传输分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和返回分系统。根据艾瑞咨询,卫星平台中姿轨控与推进分系统是卫星平台中价值占比最高的环节,价值量占比约为40%(占卫星平台比例),其次是电源分系统,价值量占比约为22%

1、姿轨控分系统

姿轨控分系统与推进分系统价值共占卫星平台的 40%左右,是卫星平台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姿轨控分系统是姿态控制分系统和轨道控制分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姿态测量部件、控制器与执行部件,姿态测量部件包括太阳敏感器、星敏感器、地球敏感器;执行部件包括飞轮、磁力矩器和推力器等。

——星敏感器:卫星的“眼睛”,价值约占卫星制造的 5%-15%。星载星敏感器指应用于卫星平台的星敏感器。第一代星载星敏感器是 CCD 星敏感器,第二代星载星敏感器采用成熟的大面阵 CCD 作为图像传感器,第三代星敏感器采用 CMOSAPS 图像传感器作为成像器件。国外星敏感器制造商主要为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技术较强的公司,我国在高精度、甚高精度星敏感器研制技术上与国外水平相当。国内科研院所及军工集团主要承担高轨、高精度、甚高精度星敏感器研制,天银机电为微小卫星星敏感器主要制造商。

我国星敏感器主要厂商

厂商

简介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先后研制成功我国首台接入卫星姿轨控系统的国产星敏感器和我国首台在轨应用的国产高轨星敏感器,实现了进口星敏感器全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可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03所

计划通过研制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纳型星敏感器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局面,实现商业小卫星基础产品自主可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2研究所

累计在轨应用数量超过350台套,具有年产400台套的能力

北京天银星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第一家商业运营的恒星敏感器生产厂商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星敏感器、太阳敏感器

北京轩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航天智装子公司)

星载计算机、宇航级芯片、星敏感器等产品,研制的微纳型星敏感器产品具备快速批量化生产能力

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飞轮:卫星的“四肢”,价值占卫星制造的5%~8%左右。飞轮作为卫星的关键动力部件,是保障卫星在轨寿命和任务效能的核心关键部件,卫星的有效寿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飞轮的寿命,其重要性如同航空发动机之于飞机。早前国外的飞轮制造商占据了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主要研制单位为科研院所及军工集团,自主品牌揽月机电客户包括国内70%以上的卫星总体厂商。

我国卫星飞轮主要厂商

厂商

简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03所

动量飞轮(已形成多个系列11型飞轮产品,逐步实现了“通用化、模块化、型谱化”,具备年产70套的生产能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0六所

飞轮( 目前研制的飞轮产品覆盖O.INms至6Nms多种规格侈项性雌标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飞轮轴承组件(公司是中国航天航空领域的主要配套单位)

湖南揽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微小型商业微信姿控飞轮(国内专业从事卫星反作用飞轮研制的唯一一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客户包括国内70%以上的卫星总体厂商)

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15mNms飞轮、50mNms飞轮、0.34Nms飞轮

湖南航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反作用飞轮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飞轮,产品采用飞轮本体和控制电路的一体化集成设计,体积小、重量轻

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星载计算机及数据管理分系统:卫星的“中枢神经”。数据管理分系统是指用于存储各种程序,采集、处理数据以及协调管理卫星各分系统工作的分系统。国内星载计算机、数管分系统的主要生产厂商为航天九院771所、772所、航天五院502所及康拓红外子公司轩宇空间,配套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厂商较多、商业化程度高。

星载计算机及数据管理分系统主要厂商

厂商

简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771所

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的星载计算机,能够对卫星上各功能模块进行高效可靠的管理和控制,监视整星状态,协调整星工作

航天科技五院 502 所

研制成功 SOC2012 芯片为星载电子系统带来革命性改变,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操作系统SpaceOS2

北京轩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拥有 SOC2008 、 SOC2012 、 SoC2016 多款产品,其中 SoC2016 以及多款 SIP 星载计算机模块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

广东振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器件(电容电阻电感)、有源器件

株洲宏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器件(电容)、有源器件(电源模块)

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器件(电容、滤波器)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器件(电容)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FPGA、CPU)

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OC、SIP、EMBC

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MCM、SOC\SIP、MEMS

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2、推进分系统

推进分系统为卫星轨道转移、位置保持提供所需要的推力,为姿态控制提供所需的力矩,是卫星最重要的分系统之一,主要分为化学推进、电推进、双组元推进等。目前,双模式系统应用最成功的是美国洛克西德·马丁公司的S5000S7000A2100系列卫星平台,在洛马A2100双模式推进系统平台中,双组元推进由英国宇航的Royal Ordnance公司研制。国内双组元推进系统主要制造商为航天五院502所,电推进中主要制造商为科研院所及少数民企。

国内外卫星推进分系统主要厂商


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电推进方面除上述厂商外,1)深圳巡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巡天空间)是一家商业航天服务提供商,专注于卫星电推进系统、并以卫星电推进系统关键部件研发制造为主要业务,核心产品为卫星电推进系统“脉冲等离子体电推力器”、集成一体化姿轨控系统,旗下有自主研发的扭摆微冲量及微推力测量系统以及配套的测量方法,可同时实现微推力及微冲量的测量、标定以及振动控制。2)空天知行合一(温州)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温州空天动力)一家卫星电推进器和发动机研发生产商,也是国内为数不多在商业航天领域涉及全品类推进系统的科技公司,主要产品有微波电推、霍尔电推等,均是目前国际主流卫星电推技术路径及发展趋势。空天动力将以航空航天全领域动力系统供应商为目标,实现技术覆盖全领域航空航天器的公司。3)纳飞卫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孵化的高科技公司,专业从事微小卫星先进推进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公司研制的碘工质射频离子电推进系统,是基于固态碘为工质的卫星电推进系统,目前全球有能力研制这类卫星电推进系统的单位有四家,其他几家分别是法国 ThrustMe、美国 Busek 以及意大利 T4i。同等总冲下,纳飞碘工质射频离子电推进系统体积只有常规氙气电推系统的三分之一,可赋予小卫星强大的机动能力,为巨型星座卫星升轨、离轨等姿轨控任务,提供了轻小经济、模块化、高可靠的新型解决方案。

3、电源分系统

电源分系统价值占卫星平台的 22%。该系统用于产生、存储、变换电能的分系统,卫星上的发电设备主要是太阳电池阵,储能设备则是蓄电池,电源管理器负责电源系统的调节、控制和保护配电器和电缆网共同实现对用电设备安全可靠的配电控制。

太阳能电池阵:材料方面砷化镓电池为主要应用方向。国际上,太阳能电池阵早期多为特定卫星使用的专用设计,主流产品较少。主要国家的厂家/承包商为:美国 Shaeffer Magnetic(现属 Moog)、加拿大 SPARCNEAlcatel(现属 Thales Alenia)、德国 Dornier(现属 EADS Astrium)及 Teldix、英国 BAE、印度 ISRO(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日本东芝、俄罗斯萨马拉专门设计局等。目前在空间应用较多的有美国 Moog、欧洲 EADS Astrium RUAG 等知名公司的产品。

蓄电池: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由于其比能量高、自放电率低、充电效率高、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国外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航天器领域,国内卫星电源分系统的机构主要为科研院所、军工集团及其下属企业。

我国卫星电源分系统主要厂商

厂商

简介

航天科工十院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军用特种化学电源及其配套检测设备的研制和生产

航天科技811所

国内主要空间电源系统抓总单位,主要从事航天器、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专业从事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标商业卫星能源分系统项目,承担90颗卫星能源系统的研制任务

苏州馥昶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商业航天产链上专注于卫星电源系统的创业公司,产品包括电源控制器、锂电池组、砷化镓太阳电池板、展开与压紧释放机构、驱动机构等。另有自主研发的电推进电源控制器、分离机构电源控制器等卫星平台部组件。

天津恒电空间电源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卫星用太阳能电池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产品包括:空间用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空间砷化镓/锗太阳电池和单晶硅硅太阳电池、空间用光敏器件、空间太阳电池配套玻璃盖片和旁路二极管

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4、结构与机构分系统

卫星材料向着提高材料性能、减小结构质量、满足使用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等方向发展,高强度镁基合金、铝锂合金及高模量碳纤维、记忆合金等材料是未来的发展需求。卫星结构系统主要原材料及部组件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市场化程度较高。

我国卫星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主要厂商

厂商

简介

碳纤维

光威复材

为最早开启碳纤维国产化的民营企业,率先实现了碳纤维及碳纤维预浸料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实现了碳纤维核心装备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中复神鹰

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

中简科技

专注于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致力于完成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目标

恒神股份

碳纤维、碳纤维织物、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楚江新材

高性能碳纤维织物、芳纶纤维织物、飞机碳刹车预制件、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件企业

博云新材

航天及民用炭/炭复合材料产品

天津爱思达

专注于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铝合金

应流股份

主要经营低压、重力、高压及典型砂型铝合金铸造的企业,部分高端产品用于卫星载荷框架及超常规硬度载荷托板等结构件

中铝东轻公司

作为长征系列火箭铝镁合金材料的指定生产厂家,承担了运载火箭和航天器上所用的铝合金材料研制任务

长沙合丰耐磨材料公司

高铁刹车托盘、高铁牵引电机端盖、现代有轨电车供电支架及防撞梁等产品,2021年6月为银河航天公司研发生产卫星主体铝合金框架

钛合金

西部超导

高端钛合金材料

西部材料

钛及钛合金加工材

金天钛业

钛及钛合金加工材

东方蓝天钛金科技

航空航天等用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及钢类紧固件与小型精密结构件的设计、生产与服务

沈阳铸造研究所

为火箭、卫星、宇宙飞船、舰船等领域提供了大量高、精、尖钛合金铸件

中船725所

在航空航天及舰船用钛合金铸件方面,双瑞精铸产品用于高分四号遥感探测卫星、载人深海潜水器“蛟龙号”等领域。

其他

湖南星鑫航天新材料公司

是一家从事特殊用途耐高温绝热复合材料研制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重要的模塑料类绝缘材料研制生产基地。

湖北航泰科技有限公司

以商业航天所需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和设备为突破口,重点发展三大业务板块:一是特种功能材料,二是特种制品与器件、三是特种设备与装备。公司获两次战略融资,一次股权融资。

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新进入典型厂商有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应用,已成为国内航天、航空结构功能一体化构件研发制造及技术服务知名供应商。公司在轻量化构件结构设计、新材料研发应用、先进制造工艺等方面具备软硬件核心技术。公司研发配套的运载火箭整流罩等构件、卫星构件、军工配套产品、无人机产品、轨道交通轻量构件已通过多次各种飞行试验、地面试验等考核验证,部分产品进入批产。

5、测控及数传分系统

近年来测控与数传分系统逐步实现一体化,国内从事测控及数传分系统的主要单位包括航天电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欧科微、天津迅联、京济通信、航天驭星等企业。测控分系统是遥测、遥控和跟踪测轨分系统的总称。遥测分系统:采集星上各种仪器设备的工作参数,并实时或延时发送给地面测控站,实现地面对卫星工作的监视;遥控分系统:接收地面遥控指令,直接或者经数据管理分系统传送给星上有关仪器设备并加以执行,实现地面对卫星的控制;跟踪测轨分系统:测定卫星运行的轨道参数,以提供地面系统和遥感卫星用户使用。数传分系统是对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的分系统。

我国卫星测控及数传分系统主要厂商


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6、热控分系统

热控分系统价值约占卫星平台的7%,大多数卫星都采用被动为主、主动为辅的热控模式。该系统用于控制卫星内外的热交换过程,使星上设备和结构部件的温度处于要求的范围内。主动热控包括电加热器和制冷器等,被动热控包括热控涂层、热管、隔热垫片等。科研院所中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制出30多种热控涂层,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已发射的各类航天器上,民企中上海沪工控股孙公司璈宇机电,是一家以卫星电子装联、热控实施、射频组件、卫星地面测控设备生产的产品供应商,用户广泛分布于以卫星研制任务为主的航天单位中。


本文相关报告

2024年版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全景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24年版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全景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遥感卫星是一种利用卫星上所装载的遥感器对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或电子探测以获取有关信息的应用卫星。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

2018年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18年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在航空产业领域,近年来我国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歼十五舰载战斗机、中型直升机等产品研制稳步推进,民用飞机由研制生产中小型飞机逐渐向大型飞机延伸发展。随着低空领域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将步入发展快车道。在航天产业领域,我国已具备快速...

决策支持

17310456736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联系我们

1731045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