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0456736

我国卫星火箭制造业:航天五院、八院、二院、三江、中科院等有望成为核心力量

发布时间:2020-05-12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点击量: 4545 

航天科技的五院 、八院是卫星制造的中坚力量,针对于新一轮卫星制造的顶层设计和颠覆性挑战,五院、八院自然当仁不让。

从卫星产业趋势看,卫星本身的两极化发展明显——巨大化和微小化。2013年,DARPA设计了一种巨型间谍卫星,它将使迄今为止发射的所有空间望远镜相形见绌,这一叫做“薄膜光学即时成像器”(MOIRE)的卫星可以一次性捕捉地球 40%的地表图像。因为颠覆性的采用光学薄膜代替玻璃作为光学元件,这种卫星将在发射前折叠镜面,之后于太空展开其超巨型的薄膜。薄膜光学即时成像器”(MOIRE )卫星将可在同步轨道获得近似于低轨道卫星的摄像精度。

“薄膜光学即时成像器”(MOIRE)卫星与人类最大天文光学望远镜口径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巨大化卫星,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更多是现有卫星技术的延伸和发展。

另一方面,微小化卫星的出现,可能更有颠覆性。他从理念、设计、选材方面不同于传统卫星产业,可能更像航天产业的另一个组成部分。而我国航天科工研制的“东风”系列导弹也是我国航天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产业发展机遇,航天科工也有望承担重要任务。

生产线方面, 此次 卫星制造是史上颠覆性的批量生产 ,流水线批量生产更贴合导弹制造模式。纵观人类历史上所有航天器所有的数量,仍无法满足 Starlink 计划的卫星需求,因此启用类似至少商用飞机甚至是汽车工业的自动化流水线以达到批产能力成为必然。Airbus Oneweb 的自动化卫星工厂便是参照汽车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这样的生产组织模式相较于卫星制造,反而可能更贴合重视成本和批产能力的绝大多数导弹制造流水线。

目前 航天科工二院的筹备工作 取得一定进展。2020 1 月,伴随着主楼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完成,由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公司自主建设的武汉卫星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历经 180 多个工作日顺利封顶,为 2020 9 月形成投产能力奠定了基础。这一卫星产业园于2019424日开工建设,旨在打造全球首个基于云的小卫星科研生产基地和集研发设计、总装集成、测试试验一体化的卫星智慧产业园,形成每年百颗卫星的生产能力。

武汉卫星产业园工程之前,航天科工已在技术积累和产业规划上做好了充分准备。2011年,航天科工二院便成立了空间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这也是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公司的前身。现如今,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公司已具备了完整的卫星总体设计研发的能力,在结构、热控等核心专业领域取得了相当的基础,并支撑了航天科工“虹云”低轨通信卫星的研制。

此外,在卫星发射方面,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集团正在研制新一代低成本火箭。其中,航天科技集团所研制的新一代具备可回收能力的运载火箭,报价有望降至每公斤 5000 美元水平(约 3 万人民币)。而航天科技集团则表示,正在研制世界最大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其发射成本也将降低到每公斤 1 万美元以下。

 


决策支持

17310456736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联系我们

1731045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