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2年底国内PVB胶片主要厂商产能汇总及其下游需求现状趋势分析
2022 年全球 PVB胶片的产能约xxx万吨/年,生产商主要有四家——美国首诺,日本积水,美国杜邦和日本可乐丽,它们占据了全球 90%左右的市场份额。由于原材料和配方的差异,国产 PVB 胶片的质量与国际几大公司同类产品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质量和性能无法满足要求,高端 PVB 中间膜市场长期以来为国外企业占领,美国的首诺、日本的积水化学和可乐丽三大公司的 PVB 中间膜销售几乎垄断了我国的高端市场。目前,国内企业多数采用回收边角料生产 PVB中间膜,品质较低,只能用于中低端市场,直接采用 PVB树脂粉生产的企业很少,而同时能够大规模自产 PVB树脂粉来生产 PVB中间膜的厂家家数则更少。目前我国现有 PVB 产能约xxx万吨,在建产能约xxx万吨,进口替代进程正在加快。
国内主要 PVB 生产厂商产能情况
来源:各公司资料
PVB中间膜下游主要应用于夹层玻璃,产量随需求量逐年递增。夹层玻璃是一种有两片及以上的玻璃,在其中放置一层或者多层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之后再经过高温环境下的加工而成,具有安全、保温、控制噪音、隔离紫外线等功能,广泛应用在汽车安全玻璃、建筑用双层玻璃和光伏电池封装膜,在这三个领域应用占比96%。从我国夹层玻璃产量来看,整体呈先增后减再逐年增长态势,从2016年到2017年其产量实现增长;在2017年我国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提出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平板玻璃项目,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等,叠加国内夹层玻璃需求的减少,因此2018年国内夹层玻璃产量同比下降11.4%;2019年至今,随着国内夹层玻璃需求的增长,产量也开始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22年全年我国夹层玻璃产量约为1.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3%。从表观需求量来看,2017年到2018年其表观需求量随着国内汽车产销量下降而下降,此后又随着国内汽车产销量回升而回升,截止至2021年我国夹层玻璃表观需求量增长至1.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7%。
夹层玻璃示意图
来源:公开资料
汽车行业夹层玻璃替代将成为汽车级PVB中间膜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从整车领域来看,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017年的2.2亿辆增长至2022年的3.2亿辆,复合增速7.8%,随着经济的发展,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汽车产量一直保持在2500万辆以上。目前,市场上汽车前挡风玻璃基本均采用了夹层玻璃,但汽车侧窗、后窗及天窗尚未普及使用,仍以采用单片钢化玻璃为主。单片钢化玻璃的安全性较差,噪音阻隔、紫外线隔绝效果欠佳。因此,汽车行业夹层玻璃替代将成为汽车级PVB中间膜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素,随着夹层玻璃使用率的逐步增加,汽车级PVB中间膜的未来市场前景广阔,由于汽车级PVB中间膜的质量要求较高,我国71%的高端汽车配套产品需要进口高端PVB中间膜。
中国汽车夹层玻璃成本构成
来源:公开资料
光伏建筑一体化背景下,光伏级PVB膜长期需求增长潜力大。PVB中间膜在光伏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双玻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相比普通的单玻组件,双玻光伏组件寿命更长,发电效率更高。2022年4月1日,住建部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正式实施,根据要求,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完成。规范还明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组件设计使用寿命应高于25年,这意味着新增建筑必须同步配套设计建设太阳能系统。双玻光伏组件所具有的可透光、寿命长、安全性高等特点,使得在满足光伏性能要求外,还满足了建筑力学、防火、美观、采光、隔音等建筑要求,成为光伏分布式发电的较好选择。
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背景下,2021年双玻光伏组件渗透率为35%,同比+7pp,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至60%,有望成为市场上的主流选择。由于光伏级EVA/POE亦高度依赖进口,考虑原料国产化程度及产品性能优势,伴随封装技术突破,光伏级PVB膜有望加速渗透,按照2025年BIPV领域渗透率5%测算,光伏级PVB膜需求量可达6.5万吨左右,考虑PVB膜性能优势,若国产化技术和配套工艺持续进步,长期需求增长潜力较大。
“十四五”期间全球光伏装机预测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本文相关报告
立鼎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及中国PVB胶片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主要对我国PVB胶片行业的外部发展发展环境(政策影响、技术趋势影响等),PVB胶片行业产业链上游发展的影响,PVB胶片行业现状及市场供需,PVB胶片行业经济运行指标,PVB胶片行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