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链图谱及各国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汇总
——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链以中游设备商为核心,厂商丰富。市场化需求衍生出完整产业链,增材制造以技术为关键,设备为核心,产品为最终体现形式,整体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
增材制造产业链及相关公司一览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中信证券
上游:上游领域主要是生产所需原材料和增材制造设备的核心硬件和辅助设备。
1)原材料主要为金属粉末和非金属材料,是上游领域的核心,主要厂商有Stratasys、Solvay、3DSystems、铂力特、华曙高科、中航迈特、有研粉材;
2)硬件为核心的激光器、振镜系统和引擎,主要厂商有IPG、ROFIN、大族激光、武汉锐科、创鑫激光、Scanlab、金橙子、德州仪器等;
3)辅助设备主要包括3D建模软件和扫描仪,主要厂商有3DSystems、Artec3D、华曙高科、铂力特、中望3D、先临三维、思看科技等。
中游:中游为3D打印设备商和打印服务商,以设备商为主。中游设备商是3D打印产业链的核心。设备按照原材料类别可分为金属打印和非金属打印,金属领域的主要厂商有EOS、SLMSolutions、铂力特、华曙高科、易加三维等。非金属领域的主要厂商有3DSystems、BASF、Dupont、华曙高科、联泰等。
下游:下游为3D打印产业各应用领域,当前以航空航天、医疗和模具为主。近年随着中下游应用商不断向上布局,下游需求引导对增材制造的助推作用显著。主要厂商有航空航天的波音、通用电气、霍尼韦尔、赛峰集团、中航工业等,汽车领域的一汽大众、宝马等,医疗领域的爱尔创、时代天使,教育领域主要包括国内部分高校以及电子领域的索尼、苹果、尼康等。
——美日欧和我国均对3D打印行业高度重视,推出核心政策支持产业化发展。产业资本方面,据南极熊3D打印统计,2019-2021年全球3D打印行业投融资项目数量增长迅速,2021年融资达142个。整体来看,3D打印在政府政策和产业资本关注下,产业化有望进入快车道。
各国发布支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2021 年全球增材制造投融资项目数量(个)
资料来源:南极熊 3D 打印网
2021年全球增材制造各轮次融资项目数量(个)
资料来源:南极熊 3D 打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