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0456736

3D视觉感知产业链分析及其国内外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6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点击量: 2341 

——3D视觉感知产业作为新兴行业,经过近十年不断探索、研发及应用,现已形成一条包括上游、中游、下游和应用终端的产业化分工链条。

上游:提供各类3D视觉传感器硬件的供应商或生产商。3D视觉传感器主要由深度引擎芯片、光学成像模组、激光投影模组以及其他电子器件、结构件等构成。其中,光

学成像模组的核心部件包括感光芯片、成像镜头、滤光片等核心元器件;激光投影模组包括激光发射器、衍射光学元件、投影镜头等核心元器件。感光芯片供应商有索尼、三星、韦尔股份、思特威等;滤光片供应商有Viavi、五方光电等,光学镜头供应商有大立光、玉晶光电、新旭光学等;激光发射器供应商有Lumentum、菲尼萨(Finisar)、艾迈斯半导体(AMS)等,衍射光学元件供应商有CDAAMS、驭光科技等。

中游:基于深度引擎算法结合应用进行各类3D视觉传感器方案设计的3D视觉感知方案商。代表企业有苹果、微软、英特尔、华为、奥比中光等。

下游:根据终端的各类应用场景开发各类应用算法的应用算法方案。目前已具备一定商业应用的算法包括: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算法,三维测量、三维重建算法,图像分割、图像增强优化算法,VSLAM算法,骨架、姿态识别、行为分析算法,沉浸式AR、虚拟现实算法等。

产业链应用终端:基于3D。视觉感知技术的各类应用场景客户。包括生物识别、AIoT、消费电子、以及汽车等众多客户,如魅族、OPPO、蚂蚁集团、惠普、优必选、凯迪仕等;此外,应用终端还包括家庭、零售、学校、医院、药店、政府、企业、工厂、公共运输领域(包括不限于地铁、公交、高铁、飞机等)等。

3D视觉感知分为上游传感器硬件供应商、中游感知方案提供商、下游应用算法方案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成熟通用元器件是当下主流选择,定制化是上游元器件必经之路。3D视觉感知行业的整体发展与上游核心元器件的升级迭代紧密相关,然而由于3D视觉感知行业仍处于发展前期,技术发展并不成熟,因此产业链上游企业难以提供专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的核心元器件,只能选择已经成熟应用于其他行业的元器件,比如光学镜头、感光芯片、滤光片均来自于2D成像行业,激光发射器则来自于光通信、激光加工行业。中游3D视觉感知方案商是行业核心环节,驱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处于产业链中游的3D视觉感知方案商拥有对3D视觉感知技术最为全面的系统级理解能力,在深入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上游产业链资源开发出定制化的核心元器件,提高了3D视觉传感器对于下游应用场景的适用性,能够促进各类客户向3D视觉感知智能化升级。

——消费级与工业级竞争格局有所不同,其中消费级未形成稳定的格局,而工业级主要由外企所把控。消费级市场方面,已开展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的主要企业包括苹果、华为、微软、英特尔、索尼、三星等科技巨头企业,还包括英飞凌、瑞芯微、华捷艾米、奥比中光等企业。其中,微软是业内最早推出消费级 3D 视觉传感器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推出结构光、iToF技术的 3D 视觉传感器面向市场销售,推动了 3D 视觉感知技术的发展;苹果、华为主要面向自主终端产品(智能手机、平板设备等)对 3D 视觉感知技术需求,自研 3D 视觉传感器以服务于自家产品;英特尔则面向开发者、机器人等多个应用场景推出了多款产品。索尼、三星借助于自身在感光芯片方面的实力,在 iToFdToF 技术上进行发力,推出了相应的感光芯片产品,面向业内其他企业销售。英飞凌、奥比中光、瑞芯微、华捷艾米等向市场推出了各自研发的 3D 视觉传感器产品。3D  视觉感知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在消费级市场中拥有广泛应用场景,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偏向于竞合关系。在工业级市场方面,已开展 3D 视觉感光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的企业主要为德国 GOM 公司、美国 CSI 公司、HEXAGON 瑞典海克斯康、奥比中光等企业。此前工业级应用市场相关技术主要由欧美国家的大型工业生产厂商主导,但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对高精密 3D 测量技术的不断积累,国产设备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开始替代进口设备,且不断拓展工业领域新的应用,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标签:3D视觉感知

决策支持

17310456736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联系我们

1731045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