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0456736

生化免疫流水线潜在市场空间仍巨大,国产企业差异化战略逐步实现装机

发布时间:2020-06-15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点击量: 3561 

流水线全球开始普及,国内增速高于全球增速。全球第一条流水线诞生于日本高知县医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优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普及。根据 Kalorama 医疗咨询公司《Kalorama2017 IVD Market Research Bundle》的预测,2016 年全球流水线市场大约为 70亿美金,2009-2016 年保持着 5%的复合增速,其中中国增速最快,2012-2017年复合增速约为 22.6%。根据的草根调研,国内 2016 年底流水线铺设量约为 1200 条,而到 2019 年底铺设量约为 1900 条,16-19 年铺设的数量复合增速为 16.6%

全球流水线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Kalorama

国内流水线保有量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调研

外资先入为主,目前依然占据流水线的主导权。国内的生化免疫流水线最早由日立于 2001 年进入市场,但日立由于自己在发光仪器方面的欠缺,并未能在中国大量铺设。而随后的贝克曼进入中国市场确立了领先地位,于 2005 8 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引进了贝克曼生化免疫流水线,由于当时贝克曼收购了奥林巴斯的诊断部门,生化加免疫齐全的设备使其能够在国内快速装机,罗氏作为检验龙头,于 2013 年才在国内装上第一台流水线,得益于其前处理的用户众多,增量也开始加速。截至目前,整个行业流水线基本由外资占领,根据草根调研罗氏、贝克曼各占约 30%的市场,而雅培和西门子各占 15%左右,国产占有率在 2%以下。

国内流水线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调研

分析认为,在目前外资主导的情况下,国产企业依然存在生存空间,且在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具有不同的战略模式,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在二级医院中,优先落地的国产企业将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目前二级医院流水线普及程度较低,因为安图流水线落地以前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价格比较贵,医院无法承担。对于二级医院来说,成本控制是关键性因素,国产的生化免疫流水线在主要项目上同外资的质量差距较小,而价格大约是外资的 50-70%,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容易成为首选。且二级医院由于场地空间有限制且样本量有限,一般一条流水线足以覆盖日常需求,流水线签约期一般在 5-8 年,有较大的排他性,因此分析认为在二级医院,优先落地的国产企业将会具有极强的先发优势。

在三级医院中, 生化免疫流水线的装机,必须同时具备优质的生化仪器、免疫仪器两个板块,才能取得较为强劲的竞争力。在免疫方向,前文已经讨论过,目前还是进口主导的局面,但近年来也踊跃了一批像安图、迈瑞、迈克等优秀的国产企业,逐渐具备与外资抗衡的实力。在生化板块,目前头部医院比较认可的是国外的高速生化仪,包括日立、佳能和奥林巴斯,在这种情况下国产企业想要竞争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己研发高速生化仪器直接与外资企业抗衡,代表企业有迈瑞等;另一种是与外资进行合作,包括获得其产品在中国的代理权,代表性企业包括安图生物(代理佳能的生化仪)、迈克生物(代理日立的生化仪)。

各企业流水线配置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调研

流水线理论空间大,国内企业受益于行业自然增速和进口替代的双重影响。我们认为,流水线是未来生化和化学发光行业市场的标配,是兵家必争之地。截至 2019 11 月底,国内有二级医院 9478 家,三级医院 2671 家,我们假设所有二级医院都配置一条流水线,平均产出(生化试剂+发光试剂)为 300 万元;所有三级医院都配置两条流水线,每条流水线的年产出为 1000万元,则理论上国内潜在流水线装机量为 14820条,远大于现在存量的 1900 条,潜在流水线市场为800亿元以上。以目前每年20%的增长速度,约7年时间流水线装机渗透率能达到50%

国内潜在流水线行业空间测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调研


决策支持

17310456736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联系我们

1731045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