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0456736

国内胃癌早筛市场广阔,胶囊胃镜行业景气度高

发布时间:2019-06-05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点击量: 2644 

胃部疾病主要包括胃癌和胃溃疡等,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胃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亡病因。由于我国地域环境、饮食习惯等特点,我国是胃病大国,高发病种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同时,世界各地胃癌的发病情况亦有很大差别,日本、中国、智利、芬兰、冰岛等国家是胃癌的高发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胃癌的发病率则较低。中国占全世界的42%。根据中国癌症数据分析,2015年我国新发胃癌67.9万例,死亡49.8万例,发病率为30/10万,是我国发病率第二的癌症。我国消化性溃疡患病人群也高达17.2%,远高于西方国家的4.1%。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最根本的办法,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不同分期的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目前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期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但我国目前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仅有10%左右,远低于日本和韩国等地区的诊治率。

胃癌分期与手术生存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各国胃癌检出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由于目前胃癌的筛查主要靠胃镜及胃镜下活检,需要较高的技术设备、场地及专业医护人员要求,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尚未能大规模开展胃癌普查和筛查工作,进而导致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较低。相比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具有安全、舒适、无需麻醉、无交叉感染风险、操作简易等特点。同时图像的采集无需专门的消化内科和专业的内镜操作技师,极大地提升医疗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

胶囊内镜最早在2000年由以色列科学家研究发明,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小肠疾病的一线诊断方式。随着新型胶囊内镜的出现,胶囊内镜的适应证已由小肠扩展到食管、结肠甚至胃,比如食管胶囊内镜和结肠胶囊内镜均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尤其是结肠胶囊内镜已在美国获得FDA批准。如用胶囊内镜检查胃,由于传统胶囊内镜是依赖自身重力和胃肠道蠕动被动行进,随机拍摄消化道黏膜,无法对比小肠空间更大的胃腔进行全面、有效的拍摄,因此不宜用于胃疾病的诊断。为了实现胶囊内镜检查胃的目的,必须对胃进行有效的充盈并实现对胶囊内镜的主动控制。

行业海外主要企业情况介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行业国内主要企业情况介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未来几年,随着国人胃癌早筛意识的增强、老龄化加重以及在其他疾病治疗领域(心血管内科等)应用增多等有利因素影响下,国内磁控胶囊胃镜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1.体检市场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四十岁及四十岁以上年龄段胃癌患者占全部患者数量的92.24%,值得注意的是胃癌发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四十岁以上人口数共计5.68亿,假设按照磁控胶囊内镜未来市场渗透率达到5%、平均每两年做一次胶囊内镜检查来测算,平均每年内镜检查次数将超过1400万人次,按照产品出厂均价1000元来测算,潜在市场规模可达到140亿元。

2.心血管内科市场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冠脉介入手术例数为75.3万例,且从2010年起,年均增速超10%,预计到2020年左右将达到100万例,以2010年到2017年数据计算,患者总数约为400万人,同时随着手术例数的不断增长而进一步扩大。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术后一年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大出血风险为6.4%,其中有近一半属于消化道出血。磁控胶囊胃镜可替代电子胃镜,避免了患者在检查前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带来的血栓风险。与体检等市场不同的是,心血管内科患者面临较高的出血风险,磁控胶囊胃镜的检查急迫性较高。假设在心血管内科领域市场渗透率为20%,按照产品出厂均价1000元来测算,潜在市场规模为8亿元。

决策支持

17310456736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联系我们

1731045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