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0456736

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区域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07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点击量: 2219 

——华东地区

一、山东省打造冷链物流强势品牌

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生鲜食材、食品的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对产品的多样化、新鲜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2月,《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提出加快推进区域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补齐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保障全省各地的生鲜果蔬以“色香味”俱全的品质,送上城乡居民的餐桌。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标准健全、绿色低碳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培育100家以上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培育10个以上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带动性强的产业集聚区,冷链物流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监控,全链条可追溯,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实施方案》共提出8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区域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建设一批肉类产品、水产品、果蔬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依托产地和源头市场,建设低温储藏保鲜设施,加快补齐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依托重要物流节点和大中型城市,推进冷链加工基地与区域集散分销中心建设。建立冷链终端服务系统,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建立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推进标准化周转箱、托盘的推广和循环共用;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推进“产品+冷链设施+服务”的冷链物流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促进绿色环保、安全节能技术在低温仓储及运输中的应用;加快培育冷链物流市场主体,重点培育一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连接重要产销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强化冷链物流行业监督管理,完善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规范冷藏运输车辆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推动省内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引进国内外优秀管理人才。

二、江苏冷链物流市场空间广阔

1、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省,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每年约有3300万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全省规模以上各类冷链物流主体拥有冷库总容量达到316万吨,人均冷库容量达到39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然而,巨大的体量无法掩盖众多行业问题:我省现代化、专业化冷库数量总体偏少,冷藏库、低温加工配送中心等建设投入相对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运输环节温控手段粗放,配送环节操作不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之间 “断链”现象较为突出。

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让冷链“热”起来,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用“智能”冷链物流,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为此,江苏省将围绕构建生鲜农产品电商直销平台,推进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一体化建设。规划到2020年新增现代化冷库库容200万吨,新增冷藏运输车5000辆。在不断提升冷链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将全省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 20%40%55%以上。同时,江苏省还将培育20家左右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冷链物流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冷链物流主体。

220178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设施先进、标准健全、绿色低碳、上下游有效衔接的冷链物流体系,培育和打造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行业影响力大的冷链物流企业,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显著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1、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生鲜食用农产品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2015年福建省进入流通的肉、禽、蛋、奶、果、蔬、水产等主要生鲜农产品超过3500万吨。社会对冷链物流投资的热情持续升温,冷链物流快速发展,主要特点:

综合水平位居前列。全省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综合冷链流通率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肉类、果蔬、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0%3%50%,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为持平、低6个百分点和高20个百分点。   

硬件设施建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至2015年底,我省冷库容量达282.88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其中≧-2℃的高温库41.92万吨,≦-18℃的低温库240.96万吨;共有冷藏车辆1356辆,冷藏集装箱495辆,保温车237辆。人均冷库容量73.5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5倍。

从建设时间看,我省冷链物流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为慢步发展阶段,2000年底全省冷库库容31.7万吨,冷藏运输车52辆,冷藏集装箱45个。第二阶段(20002005年)为快步发展阶段,2005年底全省冷库库容88万吨,冷藏运输车270辆,冷藏集装箱90个,分别是2000年底的2.7倍、5.2倍和2倍。第三阶段(2006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2015年底全省冷库库容总量和冷藏运输车辆分别是2005年底的3.2倍和5.2倍。

从区域分布看,漳州、福州、泉州、厦门4市冷库容量占全省74.8%;冷藏车辆占全省冷藏运输车辆的71%以上。

从冷链涉及的产品看,水产品和调理食品占65%,畜禽肉制品和速冻食品占30%,还有少量桂园干、荔枝干、食用菌干品、紫菜、海带干品、茶叶等。新鲜水果、蔬菜、食用菌等植物性食品的冷藏保鲜刚刚起步,总量较少。

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一批农产品、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积极拓展冷链物流业务,第三方冷藏运输企业应运而生,并得到较快发展。至2015年底,全省5000吨以上库容的企业数达146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公布的全国冷链物流星级企业27家,福建省占5家。全省第三方冷藏仓储企业仓储能力68.1万吨,占总量的24%,第三方冷藏运输企业37家,拥有冷藏运输车辆632辆,占全省冷藏运输车辆的46.6%

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得到推广应用,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代表性企业。以南平长富乳业、光泽圣农食品、龙岩森宝食品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乳制品、肉制品生产企业,在原料获取、分割加工、冷藏运输、终端销售等环节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以厦门万翔、源香,福州名城、民天,漳州大正、海魁,宁德三都澳冷库等为代表的一批第三方冷冻冷藏企业,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模式,应用条形码、RFID(无线射频)、电子标签等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厦门正旸物流冷链物流公司,率先推出了以蓄冷板和蓄冷箱技术为基础的多温层配送,大大提高了温控效率。此外,卫星定位、全程监控、可追溯等技术也在我省的冷藏运输和配送环节得到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稳步推进。以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等为代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持续开展农产品保鲜技术的研发、推广。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省农副产品保鲜技术开发基地研发推广通过温湿度调节、不使用任何化学防腐剂的物理保鲜技术,广泛用于我省特色农产品,如琯溪蜜柚、巨峰葡萄、茶树菇、杏鲍菇、脐橙、海鲜菇、金针菇、双胞蘑菇、杨梅、火龙果、黄花梨等的保鲜,同时为企业解决冷库设计、设备选型等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这些产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实现了部分产品的出口、远距离销售和常年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泉州市冷冻行业协会编写的《冷库实用制冷技术》,系统介绍了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深受企业好评。

集约经营开端良好。福州名城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海峡农产品物流中心、厦门源香水产品批发市场、漳州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城等一批集生鲜食品贸易、加工、冷藏、冷藏运输、配送为一体的批发市场强化了冷链运作,冷链资源得到集约化利用。漳州漳龙物流园区冷链专区、宁德三都澳专业冷链物流园区等正加速建设。以永辉、沃尔玛、新华都为代表的大型生鲜超市的冷链产品品种增加,冷链日臻完善。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全程冷链为特色的“彩食鲜”中央厨房项目已经启动。

公共服务日趋优化。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保障要素供给,促进、规范冷链物流发展。省发改、经信、商务、农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积极安排冷链设施建设项目扶持资金。省商务部门开展冷链物流情况调研,会同财政部门安排专项促进资金,与发改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将冷链物流列入重点项目指导目录。省交通运输部门大力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省食药监部门出台食品冷库经营规范和监管指导意见,开展冷库及食品系列专项整治。厦门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初获成效,先后有11个两岸合作项目签约,6个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建设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引入台资1.3亿元,制定了9个食品冷链物流标准。

220168月,《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到 2020 年全省基本建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设施先进、标准健全、绿色低碳、上下游有效衔接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冷链流通率大幅提高。全省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的综合冷链流通率达50%左右。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15%、50%和80%以上。

产品腐损率明显下降。全省果蔬、肉类、水产品的采后腐损率明显下降,分别降至15%、3%、5%以下,分别比2015年降低10个、2个和5个百分点。

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新增产地预冷保鲜冷库125万吨,新增现代化冷库库容 200 万吨,新增冷藏运输车1800辆,冷藏集装箱700个。冷链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

企业竞争力迅速增强。加快建设一批与本省特色产业、商品流通和民生需求共生共长的专业化、现代化冷链物流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冷链物流主体。

32016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冷链物流加快发展六条措施》。一是保障建设用地,二是支持设施建设,三是实行融资倾斜,四是减轻税费负担,五是优化公共服务,六是实施全程监管。

四、浙江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1201610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要节点物流设施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物流和冷链物流;建设集预冷、加工、冷藏、配送、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鼓励企业构建覆盖主产区的产地集配体系和重要农产品追溯体系。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具有储存、分拣、加工、包装、配送、追溯等功能的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开展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等等。

2201712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浙江省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链条完整、设施先进、标准健全、服务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流通水平显著提升,冷链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冷链物流企业实力明显提升。

——中部地区

一、河南省冷链物流迎来最佳发展期

20171013日,河南省政府公布《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 (2018-2020)》,规划提出河南省将着力于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中心、构建全产业链现代物流强省的定位,以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为突破口,加快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

规划提出,2020年,基本形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成郑州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果蔬、肉类、奶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30%50%60%以上,培育形成20家以上全国性冷链服务标杆企业,新增3~5家冷链物流上市企业。

着力打造冷链物流豫军。大力培育全国性领军企业。支持双汇物流、鲜易供应链、万邦农产品市场等龙头企业实施平台化战略、大数据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发展仓运配、集采分销和供应链金融一体化服务,培育形成一批全国性温控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和冷链服务标杆企业。依托有条件的省管企业整合省内相关资源,组建现代物流集团。

建设郑州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和区域性冷链物流基地。支持漯河、许昌、焦作、鹤壁、平顶山等地,依托食品加工生产龙头企业,推进低温肉制品、乳制品等冷链加工中心和物流园区建设,打造一批食品冷链物流基地。支持开封、新乡、濮阳、三门峡、周口、驻马店、济源等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支持洛阳、安阳、商丘、南阳、信阳等地,依托交通区位和物流枢纽优势,规划建设综合冷链物流园区。

扶持发展本土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推动鲜易供应链、大象物流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强化开放招商,引导美冷、顺丰等国内外大型冷链物流服务集成商在我省设立全国性物流总部基地和区域性集散分拨中心。

重点推进漯河双汇物流园区、鲜易郑州中原冷链谷、万邦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商丘农批冷链物流中心、九州通郑州医药物流园等园区建设;重点支持鲜易供应链冷链马甲平台拓展融资增信、结算支付、车联网、库联网等增值服务,建成全国性冷链资源交易平台;支持双汇建设以肉类为主的大型生鲜电商平台;支持万邦建设农产品交易大数据平台。

构建重点产业全程冷链体系。发挥双汇、鲜易、大用等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覆盖全国的肉类食品云仓网、运输网、城配网和信息网;支持三全、思念等大型企业在主要生产基地建设自动化立体冷库,在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建设区域配送中心;积极申建郑州药品进口口岸,培育进口产品—检验检测—流通加工—物流配送产业链;支持全国性乳制品企业在我省设立中转分拨中心。

二、陕西省食品冷链物流业将实施三大工程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助推食品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

《通知》提出,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强化政策扶持力度,通过2年至5年时间重点支持、培育、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食品冷链物流企业。陕西省将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冷鲜食品共同配送示范工程,在省内物流业发展相对较好的部分城市,选择大型企业开展“加工企业+第三方物流+经营企业”“生产基地+大型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超市”模式的冷鲜食品共同配送试点工作;二是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围绕我省果品等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引导和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并纳入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范围;三是食品冷链追溯体系示范工程,建立食品冷链追溯体系,积极稳妥推进食品冷链追溯体系示范建设。

《通知》强调,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统筹规划食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督促指导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善冷链设施设备;要重点加强生产贮藏环节保质期、温度控制,销售终端冷藏、冷冻设施和贮存温度控制等监督,实现从源头至终端的食品冷链物流全链条监管;要建立完善食品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依法向社会及时公开。

三、江西在南昌规划一批冷链物流园区

江西省将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加快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

建立健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江西省将根据国家冷链物流标准,统筹做好冷链物流地方标准制订工作,落实鲜肉、水产品、乳及乳制品、冷冻食品等温度控制标准和冷藏温度带标准,为企业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冷链物流标准化信息服务。同时,江西省将引导物流行业协会成立冷链物流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研究制定有利于市场开拓创新的团体标准。

同时,江西省将严格执行国家对冷藏运输车辆的温度监测性能评测和检验规定,针对冷链物流重要管理环节,研究建立冷链物流服务管理规范,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参与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

在南昌规划一批冷链物流园区

江西省将依据各地农业生产和交通物流发展布局,结合江西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冷链需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冷链物流园区、基地和中心,逐步建立覆盖全省主要农产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在南昌、九江、赣州等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改造升级或规划新建一批冷链物流园区,鼓励综合性物流园区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

同时,江西省鼓励各地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在以生猪、牛羊、家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产地,对建设预冷、保鲜、初加工基础设施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全链条水平,实现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有效对接。

或在昌北机场设冷链运输航线

江西省将大力推广先进的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加快培育一批以专业化、品牌化、社会化等先进理念为导向,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为支撑,连接重要产销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与农产品、大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实行基础设施、生产能力、设计研发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同时,推动互联网与冷链物流行业融合发展,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培育新型冷链物流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鼓励城市连锁经营企业、大型批发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利用自有设施提供社会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开展“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生鲜生产基地+冷链物流”等经营模式创新,优化冷链流通组织,推动冷链物流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此外,江西省将鼓励铁路物流企业参与长距离、大规模冷链运输,在骨干铁路物流园区引入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冷库等设施,推动铁路与公路冷链物流互补协同发展,根据市场需要适时开行鲜活农产品冷链运输班列,研究在昌北国际机场开通冷链运输航线。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冷链物流

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在确保行业有序发展、市场规范运行的基础上,江西省将进一步简化冷链物流企业设立和开展业务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程序,积极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和相关信用信息共享,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档管理、部门共享”,探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并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同时,江西省将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口岸“一站式”作业,实现冷链货物通关环节在口岸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有效提升冷链货物通关效率。

此外,江西省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冷链物流领域,加大“财园信贷通”等政策性信贷产品对冷链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国家开展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为契机,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扩大冷链物流行业投资。

——华南地区

一、广东省冷链物流现状及规划

12015年,广东省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全省果蔬、肉类、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241. 30万吨,同比增长4. 5%,“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4. 4%'。按照全省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在20%, 30%,  35%左右计,,全省仅农产品冷链物流规模约达1500万吨。再加上食品及辅料、医药品、速冷冻品、花卉等,我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更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广东省冷链物流市场主体也不断壮大。目前,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相关企业200余家,涌现出了广弘食品集团、广东新供销集团、顺丰速运等一批代表性企业。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广东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冷链物流硬件支撑不断完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3月,全省拥有进口肉类备案储存冷库的指定仓库47个,容量约达10万吨。截至20166月,全省拥有大小冷库1700多座(其中约85%为低温库,15%为高温库),冷库容量约300万吨,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中广州、深圳和佛山地区最为集中,约占全省冷库总量的8 0%。冷藏车保有量达10000多辆,冷藏船吨位总量超过160万吨。

冷链物流技术加快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际先进的HACCPz体系认证、GMP3, WMS(仓储管理系统)、虚拟仓储等技术的先后引进,我省冷链物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深入,新建冷库、低温物流中心、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冷藏车、冷藏箱的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冷链溯源与全程监控等技术逐渐成熟。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 (GPS\GIS\RS)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在冷链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我省规模以上冷链企业中,信息化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温度监控管理系统、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应用程度不断提高。

冷链物流新业态新模式涌现

随着电子商务、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催生出了生鲜社区020、冷链宅配等新型业态并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消费需求和流通模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改善自身发展模式,涌现出了以加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直销型冷链物流模式,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以及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等,形成多种模式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广东省冷链物流总体上呈更快、更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冷链物流区域发展不平衡,冷链发展偏于销地,珠三角地区冷链相对发达,粤东西北地区发展较为落后。二是冷链设施结构不合理,低温库所占比例较高、保鲜冷库较少;肉类冷库较多、果蔬类冷库较少;珠三角冷库较多、粤东西北冷库较少。三是冷链物流资源散小旧,可利用冷库少,冷库功能难以满足现代化、新模式、新技术等的发展需求。四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小乱差,冷链物流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管理不规范,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缺乏能够提供全程冷链物流服务的专业性企业。

2、广东冷链物流十三五规划提出:

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技术先进、衔接有序、全程可追溯,并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匹配、与居民生活需求相匹配、与现代流通方式相匹配、与广东经济发展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促进冷链物流业降本增效。全省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25%,冷藏运输率达到55%,流通环节损耗率下降10%左右。

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全省冷库容量达到450万吨,冷链运输车辆达到15000辆,预冷保鲜比例达到30%

加快冷链物流示范企业培育。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培育和认定冷链物流示范园区25个,冷链物流示范企业50个,带动全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发展布局。加快完善全省冷链物流发展布局,优化产地预冷、冷库、冷链配送、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布局,逐渐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推动解决冷链物流发展“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和“断链”等问题,构建全辐射、多层级的冷链物流网络。

基本形成冷链物流全程可追溯体系。加快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探索形成能在全省复制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二、海南省加快推动冷链物流发展

201712月,海南省办公厅发布《加快推动冷链物流发展保障食品流通安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全省物流核心枢纽和重要枢纽为主要节点,覆盖全省、衔接大型农业生产基地、中心渔港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标准齐全、全程温控、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培育2-3家冷链物流设备技术先进、综合运输服务能力较强、具有海南特色品牌和市场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全省农产品和食品冷链运输率明显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冷链物流效率明显提升,有效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西部地区

一、宁夏打造农产品及冷链物流工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围绕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中药材等农产品资源,推广机械装卸、自动化拣选、电子交易、智能仓储等设备技术应用,开展集散配送业务。以农产品冷链物流综合示范为契机,支持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销售等设施设备建设,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改造,构建全流程质量监控和追溯系统,建设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形成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加快冷链设施标准化改造,促进冷链运输标准化器具推广应用。探索冷链跨境运输,优化冷藏食品检验检疫流程和通关便利化,建设一批经营出口鲜花、供港蔬菜的冷链物流企业。

二、新疆加快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步伐

新疆是农业大区,一直以来,加快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是新疆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下,实现这一目标也和冷链物流密切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新疆冷链物流发展势头良好,自治区正在加快推动这一产业发展壮大,以此促进产业发展、消费升级。

建设势在必行

新疆特色农产品闻名全国。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模式的兴起,新疆的葡萄干、核桃、红枣等便于运输、耐储存的产品在内地消费者的生活中活跃起来。相较而言,库车小白杏、伊犁蟠桃、尼雅黑鸡、福海冷水鱼等农畜水产品,由于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销渠道不畅等,难以满足大量运往内地市场的需求。

2018626日,新疆农副产业流通发展促进会会长郭建军表示:“推动新疆冷链物流发展,实现优质农产品全程‘不断链’冷链运输,对于丰富内地果品、肉品、水产品市场,带动新疆优质产品高端产业链发展意义重大。”

实际上,运输问题一直是新疆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的短板。20178月,在新疆首届冷链物流高峰论坛上,中国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就曾指出,包括新疆在内的很多农副产品产地,因为冷链物流建设薄弱,农副产品在六成熟时就采摘下来,通过常温运输到消费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口感和品质。除此之外,不少生鲜产品在常温运输状态下的损耗严重,也制约了新疆农副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正是基于此,近年来,全区各地都更加重视发展冷链物流产业,通过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冷链物流各环节有效衔接等,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2年,新疆将初步建成“全程控温、标准规范、运行高效、安全绿色”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大幅提升等目标。

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全区各地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应用更加广泛,重点口岸地区、城市,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果蔬等农产品出口。

截至2017年底,全区冷藏、冷冻库容量达210万吨左右。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普遍加大冷藏、冷冻、低温加工等设施建设,全区189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有68个建设配套冷库,库容超过40万吨,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冷藏车超过3200辆。

同时,全疆已形成了海鸿国际物流港、双赢国际、阿克苏果业、喀什宝林等一大批企业积极拓展城市生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此外,得益于冷链物流技术和标准逐步推广、交通设施更加便利等因素,新疆发展冷链物流的基础更加坚实。

谋篇布局加快

按照《意见》规划,到2022年,新疆还将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大幅提升,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显著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意见》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专业化规模化冷链物流企业、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等7个方面明确了具体的任务。例如,自治区将统筹规划,加快实施一批产业预冷集配中心、冷链物流园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依托林果基地、畜牧业、水产养殖示范园区(基地)、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覆盖全区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

为此,自治区将在政策上给予冷链物流产业更大的支持。例如,根据冷链物流行业特点,允许“一址多照”、确保冷链物流企业运输鲜活农产品依法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在建设用地、财政资金上积极支持等。

新疆海联冷链食品物流园也正在积极规划新的发展。物流园二期项目已成功引入印度洋进口水产4万吨冷库,未来,印度洋水产品将通过中巴经济走廊进驻新疆海联冷链食品物流园,成为全国性的进口冷冻水产调拨仓。未来,该物流园将结合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打造对内辐射全疆以及甘肃、宁夏、青海、河南、河北等国内省份,对外拓展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专业食品采购基地。

三、四川省不断加快冷链物流业发展

四川省发改委印发《四川省“十三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导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省邮政业发展再获利好。

《规划》指出,要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成渝经济区增长极核和地处“一带一路”链接枢纽的优势,重点推进成都作为全省核心冷链物流城市建设,带动德阳、绵阳等周边市县建成全省冷链物流发展的核心区。要加快培育区域冷链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川东北、川南、攀西和川西北冷链物流中心布局建设,完善以、二、三级农产品冷链物流节点城市,构建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转次级枢纽。

《规划》强调,要鼓励生鲜农产品经营主体加强与配送、快递等企业合作,开展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冷链配送服务。围绕城市冷链配送,大力推进发展“电商+冷链快递+智能菜柜”的生鲜农产品直销零售模式。开展农产品进社区工程,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单位的“电子菜箱”、“智能菜柜”等蔬果直销零售模式,实现大型居住社区农产品直投智能冷藏柜基本覆盖。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生鲜直销配送示范企业和“智能微菜场”示范小区。

《规划》明确,要选择一批冷链物流园区,冷链物流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在先进冷链物流装备、冷链配送、冷链物流标准化等领域开展示范工程建设试点。发挥冷链物流示范带动效应,在全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服务水平高、行业影响力大的冷链物流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冷链物流示范园区和农民合作社。

四川省邮政管理局表示,将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沟通,推动《四川省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与该规划的对接,指导和鼓励邮政、快递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推动快递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争取将快递末端配送纳入农产品直投智能冷藏柜等范畴。

四、陕西打造冷链物流全产业链

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管理规范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全程温控、标准健全、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陕西将统筹规划全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覆盖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榆林、汉中等地建设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园区,鼓励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冷藏冷冻、流通加工冷链设施,支持建设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根据意见,连锁经营企业、大型批发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可利用自有设施提供社会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开展经营模式创新,推行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模式,建立资源共享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意见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强卫星定位、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开展仓储、运输、订单管理等环节在线监控,建立冷链物流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系统,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数据化、透明化、可视化,加强对冷链物流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标签:冷链物流

决策支持

17310456736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联系我们

1731045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