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目录
- 报告摘要
- 图表目录
- 需求定制
第一节 互联网医疗的定义
第二节 互联网医疗消费背景
一、老龄化背景
二、8090后群体崛起
80后90后成为社会消费主力,消费意识变化,敢花钱爱花钱,有力带动了各方面消费。目前商场、超市、便利店、餐厅、校园等传统消费场所纷纷接入移动支付设备。打车、挂号就诊、水电燃气也都可以使用手机扫码付款,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成为很多80后90后的首选。
三、可应用病患群体基数庞大
第三节 互联网医疗发展背景 21
一、医生多点执业 21
二、促进社会办医 22
三、医疗信息化 22
第二章 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23
第一节 互联网医疗硬件发展分析 23
一、可穿戴医疗优势分析 23
二、可穿戴医疗供应链分析 24
三、可穿戴医疗发展现状 25
四、可穿戴医疗潜力分析 28
第二节 互联网医疗软件发展分析 28
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发展分析 28
二、医院临床信息系统(CIS)发展分析 30
三、互联网医疗平台发展分析 31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医疗发展分析 32
一、移动互联网医疗需求分析 32
二、移动互联网医疗实践模式 32
三、移动互联网医疗现实困境 37
四、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 38
五、移动互联网医疗APP分析 38
第三章 互联网医疗需求分析 40
第一节 患者需求与痛点分析 40
一、患者需求分析 40
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需方,所需要的服务主要分为三类:
(1)核心需求,医院内环节(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
(2)便利需求,寻诊、院外康复;
(3)辅助需求,健康管理、自我诊断。
二、患者就医痛点 42
第二节 医生需求与痛点分析 44
一、医生需求分析 44
二、医生痛点分析 45
第三节 医院需求与痛点分析 46
一、医院需求分析 46
二、医院痛点分析 47
第四节 药企需求与痛点分析 47
一、药企需求分析 47
二、药企痛点分析 48
第五节 险企需求与痛点分析 48
一、保险公司需求分析 48
二、保险公司痛点分析 49
第四章 互联网医疗盈利模式分析 52
第一节 向患者收费模式 52
一、基于患者的商业模式 52
二、向患者收费模式 52
三、国外案例分析——Zeo 53
第二节 向医生收费模式 54
一、基于医生的商业模式 54
二、向医生收费模式 55
三、国外案例分析——Zocdoc 55
第三节 向医院收费模式 56
一、向医院收费模式 56
二、国外案例分析——Vocera 57
第四节 向药企收费模式 58
一、向药企收费模式 58
二、国外案例分析——Epocrates 59
三、国内案例分析——丁香园 60
第五节 向险企收费模式 61
一、向保险公司收费模式 61
二、国外案例分析——WellDoc 61
第五章 药品销售与电子商务分析 65
第一节 以药养医体制下的药品销售 65
一、以药养医体制下的医院收入构成 65
二、以药养医体制下的药品销售结构 65
三、以药养医体制下的药品供应链 66
第二节 医药体制改革对药品销售的影响 68
一、医药体制改革概述 68
二、医药分业改革最新进展 73
三、医药分业改革对药品销售的影响 73
四、药品电子商务迎来契机 74
第三节 药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75
一、美国药品电子商务经验分析 75
二、国内药品电子商务分析 77
第六章 互联网医疗优秀企业分析 82
第一节 互联网医疗优秀平台分析 82
一、好大夫在线 82
好大夫在线创立于2006年,是中国领先的医疗信息和医患互动平台。 创立之初,好大夫在线聚焦于为中国患者提供就医参考信息,建立了互联网上第一个实时更新的门诊信息查询系统。在众多医生和患者的支持和参与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好大夫在线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其主要是重大疾病分诊转诊类网站。
二、39健康网 84
三、宜康网 85
四、医通无忧网 86
第二节 互联网医疗硬件企业分析 87
一、宝莱特 87
二、九安医疗 90
三、三诺生物 93
四、邦讯技术 94
五、乐普医疗 96
第三节 互联网医疗软件企业分析 98
一、北京春雨天下软件公司 98
二、东软医疗 99
三、卫宁软件 100
四、东华软件 103
五、金蝶医疗 105
第四节 药品电子商务企业分析 108
一、九州通 108
二、海虹控股 111
三、上海华源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 113
第七章 2015-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116
第一节 2015-2020年互联网医疗发展动因 116
一、互联网自然演进 116
互联网渗透进入医疗行业,是互联网发展自然演进的必然阶段——互联网自90年代末期先后冲击纸媒(门户、搜索)、通讯(IM工具)、零售(电子商务)、旅游(在线旅游)、金融(互联网金融)、教育(在线教育)等等,其发展的核心脉络即从易到难依次渗透到具备低效率、多痛点、大空间、长尾特征的行业中去,而医疗行业完全符合了这样的特征,由于其涉及线下医疗资源的问题,因此渗透难度大,从而属于互联网渗透传统行业中后期的产物。
二、稀缺医疗资源配置低效 116
三、其他 116
第二节 2015-2020年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117
一、行业方面趋势 117
二、商业模式方面趋势 118
三、资本介入趋势 119
四、政策发展趋势 120
第三节 2015-2020年互联网医疗趋势预测 121
一、2015-2020年向药企收费模式规模预测 121
二、2015-2020年向患者收费模式规模预测 121
三、2015-2020年向医生收费模式规模预测 122
四、2015-2020年向医院收费模式规模预测 122
五、2015-2020年向险企收费模式规模预测 122
第八章 2015-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融资策略分析 124
第一节 2015-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前景 124
一、政策风险 124
二、技术风险 124
三、需求风险 124
四、竞争风险 124
五、盈利风险 124
六、其他风险 125
第二节 2015-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机会 125
一、硬件领域投资机会 125
二、软件领域投资机会 125
三、平台领域投资机会 125
四、电商领域投资机会 125
第三节 2015-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前景研究 126
一、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壁垒 126
二、移动互联网医疗投资前景研究 126
第四节 2015-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策略 126
一、互联网医疗项目融资情况 126
二、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渠道 145
三、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策略 145
略••••完整报告请咨询客服
报告主要内容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
——患者需求与痛点分析
一、患者需求分析
(一)核心需求
——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需方,所需要的服务主要分为三类:
(1)核心需求,医院内环节(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
(2)便利需求,寻诊、院外康复;
(3)辅助需求,健康管理、自我诊断。
就医价值链
——认为,医院内环节是整个就医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因为患者此时是最为需要医疗资源并且投入最大的环节。将医院内环节分为:候诊、诊断、治疗和院内康复阶段(如需要)。
对于病患而言,大多数情况下所患疾病并非重症,因此在医院内环节主要讲求的是便利性、快捷性和及时性。患者需要在就医的各个环节能够减少排队时间、迅速获得诊断报告并获得及时治疗。然而,这主要取决于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和系统功能。
从第三方公司来看,目前主要有包括金蝶医疗等ERP 企业以及支付宝等企业进行涉入,帮助医院一起建立快速、有效、综合的信息系统和线上支付环节。未来可能进行电子健康档案(EHR,ElectronicHealth Record)或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Medical Record)。
认为,所有三级医院、乃至更多医院和医疗机构都可能进行信息化推广,细分市场广阔。然而,虽然病患对医院内环节的互联网医疗需求较大,但是信息化进程将受到国家政策、资金投入、现有关系梳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面临进程缓慢、不确定性较大的局面。
(二)便利需求
核心需求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需求,便利需求是患者使用核心需求能更方便使用的需求。目前,患者面临对医院、医生情况不了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由于床位稀缺或者康复时间漫长,患者希望在院外得到更好的服务。便利需求不属于患者最核心的需求,然而这类服务与核心需求紧密连接,能够部分缓解核心需求的资源投入。因此,将寻诊和院外康复视作便利需求。
认为,在这部分服务上,患者本身有很大的自主权,即可以选择哪家医院、选择哪位医生、选择在家康复还是继续住院康复等。同时,由于这部分服务本身与核心需求和就医环节紧密相连,患者也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金钱等投入。
对于第三方公司而言,这部分市场的扩张受政策影响较小、部分与医院或医生合作。目前在寻诊环节,已经有包括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中国挂号网等多家网站介入。在院外康复环节,主要是体征数据监测、与医院和医生定期诊疗和咨询互动的需求。
(三)辅助需求
——认为,目前辅助需求主要包括健康管理和自我诊断。这部分服务与用户直接相关,与医院或医生相关性很小或者没有必然关联性,公司的发展限制较小。然而,同时认为,这部分产品在整个就医环节中也并非是必须有的环节,目前很多产品的功能也并没有完全切中用户的痛点,目前在健康管理领域,已经有很多网站及产品,硬件产品包括Jawbone、Fitbit、咕咚手环;软件或网站有大姨吗等。
在自我诊断领域,用户可以在网上进行疾病咨询、用药咨询等,并了解医疗相关信息。目前,该领域的网站主要有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
——将患者在就医各环节中的需求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做了一个汇总,并将其与第三方机构易介入程度对比。在现有环境下,互联网医疗发展较快的如手环,在线挂号、咨询等,主要都集中于院外环节,这些环节中,第三方机构比较容易介入,受到的壁垒和政策限制较小。
目前,第三方机构容易介入的环节发展势头迅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但是,在将现有的互联网医疗产品与患者需求对比后就能清楚看到,在“健康管理”、“自我诊断”等环节中,患者并没有非常强烈的需求,这部分产品也并未实质性地改善患者的体验,没有切入用户的“痛点”。
认为,从长期来看,只有抓住用户的“痛点”并形成了自己的壁垒才能获得较大发展。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需求将会更加多样化。第三方机构如何从患者的痛点出发,使患者获得优质、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得疾病的康复和身心的健康,这对第三方机构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将对患者的痛点做进一步阐述。
二、患者就医痛点
(一)导诊:难以寻找合适的医院或医生
——患者的痛点主要有三个:寻诊(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医院或医生)、诊断(排队时间长、医院之间或各科室之间信息不流通)以及院外康复(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有问题无法及时咨询、不能随时获知恢复进展)。其中,医院内环节的“治疗”和“院内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认为,这些环节与“寻诊”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果在“寻诊”阶段找到合适的医生和医院,就能在后续的“治疗“和”院内康复“阶段获得良好的诊治,因此不单独再作为痛点阐述。
——在现阶段,由于医疗资源紧缺以及分布地极不均衡,使得很多患者很难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并且可能耗费精力并延误治疗。同时,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如此紧缺的医疗资源可能也没有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三甲医院有大量的普通病症患者,人满为患却未能发挥最大功效;相应地,不少重症患者由于不知道专业医院或医生所在位置,选择在普通医院就诊,没有得到最好的救治。对于患者而言,找到合适的医院和医生具有非常切实可行却又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认为,这说明在目前情况下,在医疗资源短期内难以获得快速增长、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提升效率是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法。我们认为,虽然目前医疗存量资源虽然无法满足需求,但是存量资源本身体量已然很大,如果能够优化效率,将造就非常可观的市场。
(二)诊断:医院科室间信息不流通
患者对于就医诊断过程中发生的排队时间过长的抱怨由来已久,患者往往需要排上半天甚至一天的队伍进行各种化验、拍片的排队,而真正与医生面对面就诊的时间少之又少。
新闻晨报的记者曾经在多个医院跟随多名患者采访就诊全过程,发现挂号、就诊和取药的时间加起来只有10 分钟左右,但候诊时间起码是“10分钟”的十几倍甚至二十倍。
在新华医院候诊的赵世康表示,挂号时间缩短并不意味着看病时间的缩短。说这话时,他已经在新华医院2 楼的CT 室门口等了将近半个小时,在他之前,依然是一支长长的等候队伍。“医院人那么多,做什么都要排队。孩子拍CT、验血、打针、挂水,完成一道道手续,都要排队。”他说,从数次到医院的就诊经历来看,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候诊及等待各项检查上。
我们认为,如果未来能够在医院进行信息化等措施,将医院间的化验、拍片等结果相互认可,并在适合的步骤进行电子化、信息化,将能够极大地避免医疗资源的重复消耗,增加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院外康复:不能随时了解康复进展
目前,由于中国缺乏社区医院和社区医生,同时由于信息无法统一调度和综合处理,患者即时前往社区医院,可能社区医院也无法掌握患者的全部必要信息,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因此,康复者必须回到原诊治医院进行复诊。由于医疗资源紧缺,患者不得不面对每次长时间的排队等候,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对于出行不便者,这种形式的复诊将是其一大痛点。
我们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院外康复状况为例。在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大会上,李建军教授指出,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0%,另有8500 万残疾人和2.7 亿慢性病患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指出,截至2013 年,全国有失能老人已达3750万。这些数字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康复医疗需求。但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接受过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仅为8.45%。中国现有各类康复医院338 家,康复床位仅占床位总数的1.18%。例如,上海市康复护理病床的供需比仅为1︰60,即每60 个需要康复的病人中,只有1 人能接受康复治疗。
慢病患者需要连续数年甚至终身服药,对药物的抵触心理会不断增加。我国发布的一项针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需求的大型调查显示,在近3000 位受访者中,半数以上因害怕长期服药“影响身体健康”、“麻烦”等原因,考虑过停药。其中,13%的患者自行停过药。所以,及时有效的回访和身体状况监测在康复管理中非常重要。
我们认为,在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中国,需要院外康复的人口数会不断增加,如果这些人群必须定期去医院进行复诊,不仅对这部分人群而言是一个痛点,也将大大浪费医疗资源。
图表目录
图表 2:我国卫生总费用快速增加 7
图表 3:中国与日本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及占GDP比重 8
图表 4: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9
图表 5: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9
图表 6:手机网民使用互联网医疗的情况 10
图表 7:全球各种医疗移动化的需求比例 11
图表 8:德国各年龄段在各途径进行过互联网医疗的比例 11
图表 9:20岁及25岁以上90后人数预测 12
图表 10:互联网医疗适用疾病的特点 13
图表 11: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 14
图表 12:我国城市居民心血管死亡率变化 14
图表 13:成人不同性别基线年龄段8 年高血压累计发病率 15
图表 14:城市地区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脑血管死亡率比较 17
图表 15:深圳新元素医疗运营模式 22
图表 16:深圳新元素主要盈利来源 23
图表 17:2013年我国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情况 25
图表 18:临床信息化系统已实施状况 27
图表 19:互联网医疗平台典型代表及盈利模式 28
图表 20: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测 34
图表 21:移动互联网医疗APP下载量 35
图表 22:就医价值链 36
图表 23:患者需求高低与第三方机构易介入程度对比 38
图表 24:患者痛点 38
图表 25:互联网医疗有助于解决患者在导诊阶段的痛点 39
图表 26:基于就医价值链患者角色的商业模式基础及先发公司 48
图表 27:基于医生角色诉求的商业模式基础及先发公司 51
图表 28:Zocdoc的盈利模式 52
图表 29:金蝶和佛山中医院合作,增加患者就医的便利性 53
图表 30:Vocera的主要产品及主要运行模式 54
图表 31:Epocrates的盈利模式:提供药品广告推送,向药企收费为主,医生为辅 55
图表 32:丁香园全景图 56
图表 33:WellDoc的主要界面 59
图表 34: 药品在医疗终端市场的销售占比(亿元,%) 61
图表 35:中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销售渠道结构 62
图表 36:美国药品在医疗市场和零售流通市场的销售占比(%) 62
图表 37:药品之医院渠道供应链 63
图表 38:药品从生产、流通到销售的利益分配 63
图表 39:药品之零售渠道供应链 63
图表 40:ESI药品邮购整个流程 73
图表 41:网上药店品类销售结构 73
图表 42: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占电子商务、药品零售、药品市场规模比重 74
图表 43:中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 74
图表 44:中国网上药店数量 75
图表 45:药品电子商务主要企业 76
图表 46:39健康网业务模式 80
图表 47:宜康网服务模式 81
图表 48:医通无忧网服务模式 83
图表 49:宝莱特经营业绩 84
图表 50:九安医疗公司经营业绩 86
图表 51:iHealth 产业链布局 87
图表 52:iHealth 智能终端产品设计 87
图表 53:九安医疗产品 88
图表 54:九安医疗未来产业链拓展 89
图表 55:三诺生物公司经营业绩 89
图表 56:邦讯技术公司经营业绩 91
图表 57:邦讯技术移动互联布局 92
图表 58:乐普医疗公司经营业绩 93
图表 59:卫宁软件公司经营业绩 97
图表 60:卫宁公司移动医疗相关产品 98
图表 61:东华软件公司经营业绩 99
图表 62:东华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 100
图表 63:金蝶医疗主营业务与产品 102
图表 64:金蝶医疗数字化医院产品 103
图表 65:九州通公司经营业绩 106
图表 66:海虹控股公司经营业绩 108
图表 67:基于付费主体的商业模式划分及代表公司 113
图表 68: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领域和潜在商业模式领域 114
图表 69:向药企收费模式规模预测 117
图表 70:向患者收费模式规模预测 117
图表 71:向医生收费模式规模预测 118
图表 72:向医院收费模式规模预测 118
图表 73:向险企收费模式规模预测 118
图表 75:中国互联网医疗各轮次融资概况 130
图表 76:中国互联网医疗各领域投资企业分布 131
图表 77:互联网医疗融资排行榜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