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0456736

块状非晶合金生产难度较高,大型块状非晶仍有待技术突破

发布时间:2021-10-21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点击量: 1655 

非晶合金历经近百年发展,合金成分不断丰富:1934 年,德国科学家 Kramer 首次采用气象沉积的方法制备出非晶合金薄膜。1950 年,Brenner 用电沉积法制备出了 Ni-P 非晶合金镀层,提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后在钢铁冶炼工业的连铸连轧结晶器中获得广泛应用。1987 年日本东北大学金属研究所用金属铜模具铸造方法发现La-Al-Ni-Cu 镧系 )、Mg-Y-Ni-Cu(镁系)和Zr-Al-Ni-Cu(锆系)等具有强非晶形成能力的块体非晶合金体系。之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 Peker Mukherjee 通过掺金属Be的方法,发现了非晶形成能力超强的Zr-Ti-Cu-Ni-Be 合金系。

块体非晶 合金生产难度较高,真空压铸成型适用于薄壁复杂零件:非晶合金具有亚稳态结构特点,难采用常规的锻压或焊接工艺进行零件加工,目前可行的技术手段为利用块体非晶合金的流动性进行铸造成型。晶态合金在平衡条件下进行凝固,由于不需要快速冷却,可以很容易地充满铸型。而非晶合金由于亚稳态特性,合金液体必须以极快的冷却速率将其液态结构冻结成固态,过程中也没有结晶潜热的释放,因此为非晶合金的充型能力和流动性带来问题,出现浇不足、气穴等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常见的工艺手段有:超塑性成型、真空压铸(注射)成型、真空吸铸成型、水淬法 、铜模吸附法、定向凝固法等工艺。

块状非晶合金生产工艺


资料来源:CNKI

目前技术难以实现大型块状非晶合金规模化生产:受限于非晶合金的制造工艺,若尺寸较大则内部难以实现非晶化,因此非晶合金的制造存在尺寸限制(最大临界尺寸)。大多数种类的非晶合金最大临界尺寸均在10mm 以内,1997 年发明的 Pd 基合金达到 72mm2019 年东南大学的沈宝龙等人通过电弧熔融负压直接冷却得到最大直径 16.52mm 的非金合金锭,但与其他合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晶材料的应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块状合金有望突破结构件尺寸限制,实现大型超强结构件的规模化生产。


标签:块状非晶

决策支持

17310456736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联系我们

1731045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