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0456736

我国三大白电龙头(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的全球化进程分析

发布时间:2019-12-16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点击量: 3523 

——海尔智家

中国家电全球化的引领者,走自主创牌、先难后易模式。1996年海尔智家海外第一家合资冰箱厂在印尼建立, 由此开启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征程。2001年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旗下一家冰箱工厂,是中国白电企业的首次跨国并购。与多数公司通过代工拓展海外市场不同,公司的全球化始终坚持创牌发展,先难后易路线。

品牌收购加速全球扩张步伐。2011年,公司收购日本三洋在的白色家电业务,在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同时经营HaierAQUA双品牌。2012年,公司收购新西兰的顶级厨电品牌Fisher&Paykel(斐雪派克),大力开拓大洋洲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助力自身高端产品的开发。2016年,公司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GEA)使其北美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还通过GEA持股的MABE将产品引入拉美市场。2018年,公司收购意大利Candy品牌,有望复制收购GEA在北美产生的良好协同效应,从而快速提升公司在欧洲市场的地位。

外销收入占比超过4成,全球市场驱动公司长期增长。在多品牌(自有+并购)、全球化的运营策略下,海尔智家的外销收入及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18年底,公司全球运营7大品牌,在海外拥有8个研发中心、12个工业园、54个制造中心,营销网络覆盖160+国家区域。海尔智家的全球化创牌发展策略已进入实质成长期,全球市场后续将成为公司收入业绩长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海尔智家历年外销收入及YoY


来源:Wind

海尔智家海外市场开拓历程重要事件回顾


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年报

——美的集团

以代工制造切入全球市场。与海尔智家不同,美的集团早期从制造切入,凭借成本优势及制造能力,获得众多国际知名家电集团及零售集团的订单,与国际巨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外销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2002年以来连续多年YoY40%以上),也在过程中学习了国际先进的制造流程与技术技艺。

品牌收购驱动外销再度高增长,自有品牌占比提升。2012年后,美的集团战略调整主动收缩低盈利业务使得外销收入连续多年增长较为平稳。2015年,公司调整海外发展思路,通过设立国际总部统筹海外自有品牌业务,将发展中心聚焦于东盟等新兴市场。自此之后,外销自有品牌占比进入上升通道,目前已超过30%。与此同时,公司开启品牌并购,先后收购日本东芝白电业务、意大利中央空调Clivet、伊莱克斯吸尘器品牌Eureka等。以及机器人领域的德国巨头库卡、以色列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高创,收购驱动了近几年外销收入的快速增长。

外销收入占比超4成,全球化运营体系进一步深化。公司目前在全球布局15个海外生产基地,24家零售运营机构,业务涉及200多个国家,海外员工约33000人(占比接近3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发布局上,公司在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印度、新加坡、奥地利、以色列8个国家拥有12个海外研发中心;与MITUC BerkeleyUIUCStanfordPurdue University等均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进行深度技术合作,研发体系全球化有助于公司紧跟全球前沿技术的发展脉络。

美的集团历年外销收入及YoY


来源:Wind

美的集团海外市场开拓历程重要事件回顾


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年报

——格力电器

“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全球化拓张战略。格力电器的全球化拓张始于1998年,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打开巴西市场之后,1999年公司决定在巴西建厂,但由于对当地市场状况认识不足,建设工程延期直至2001年才顺利投产。2001年公司进军巴基斯坦市场,2006年与巴基斯坦最大的专业空调零售商之一DWP公司合作建设巴基斯坦生产基地。此外,公司1999年进军越南市场,2008年在越南建成生产基地,但之后由于越南合资方存在信用问题,公司自2010年开始撤资最终退出越南生产基地的经营管理。相比于海尔智家与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的海外产能布局相对谨慎,公司目前在海外也暂未布局研发机构。

外销收入仅略超1成,外销中自主品牌占比约4成。过去,格力电器将主要精力聚焦于不断成长的国内市场,在全球化上尚未有重大战略举措,因此出口收入增长相对平稳。由于出口代工占比约为6成,且零售机型相对偏低端,因此外销盈利能力较弱。虽然目前海外市场尚未成为格力电器的战略重心,但基于优秀的制造能力以及丰富的资金储备,公司在产品端已经具备全球竞争的实力,其全球扩张的潜力依旧值得期待。

格力电器历年外销收入及YoY


来源:Wind

格力电器海外市场开拓历程重要事件回顾


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年报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外销情况和海外布局对比


来源: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年报

标签:白电

决策支持

17310456736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联系我们

1731045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