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0456736

国内遥感卫星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4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点击量: 1324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企业简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68220日,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首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的主力军。研究院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有关探索、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

二、经营情况分析

——自19704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和发射了200余个航天器,百余颗航天器在轨稳定运行。已经形成了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等六大系列航天器,实现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台化发展。在载人飞船技术、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技术和遥感卫星技术等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铸就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卫星等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里程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研制的各类航天器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航天器研制中获得的新技术成果,已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与俄罗斯、法国、巴西、美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宇航公司及空间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2004年实现了首颗商业卫星出口合同签署,截止到2016年,已向国际用户交付了9颗商业卫星,出口产品覆盖了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卫星应用、航天器研制基础设施和宇航单机部组件等。

——2016年五院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利润28.7亿元。其中,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实现产业收入139.1亿元,利润总额7.9亿元(数据来源:公开披露)。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建成了以院本部为核心,由军民结合研究所、实体公司和上市公司组成的科学组织架构,打造了北京、天津、西安、兰州、烟台、深圳等产业基地,拥有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系统集成、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制造及卫星应用、服务保障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研究院拥有员工2万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2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8人,11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和52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研究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一、企业简介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三大总体院之一,又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局,创建于19618月,前身为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

自成立以来,上海航天秉承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从战术导弹研制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集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应用卫星、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于一体的多领域并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航天产业集团。

二、经营情况分析

多年来,上海航天立足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国际化都市,坚持首发必成的信念和大力协同的精神,不断夯实核心能力,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研制生产的多型防空武器装备先后参加了国庆50周年、60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超过98%,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实现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并将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亚洲纪录。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卫星气象观测系统序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同时研制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成功突破交会对接机构研制、低轨高压电源、月面巡视移动等关键技术,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作出突出贡献。在承担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的同时,上海航天积极发展上海航天积极推进航天技术的转化应用,形成以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空间技术应用、现代商贸、健康管理等为核心的具有较高集中度的产业集群。

2013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2016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下辖23家企事业单位,形成了以上海闵行航天城、东川园区、松江园区、浦江园区“一城三区”,和浙江湖州、安徽广德、内蒙古呼和浩特三个型号研制试验和产业发展基地为核心的发展格局。至2015年底,拥有从业人员19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和省部级专家、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人。“十二五”期间,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获中华技能大奖称号,5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上海航天坚持“创新与产业并重,体系引领发展”的思路,积极打造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航天产业基地,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仿真、系统研发、总体及分系统设计、单机设备研制与生产、系统集成、系统测试与试验、系统服务等配套完整的科研生产能力体系。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家,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上海市重点实验室4家,集团公司专业研发中心4家,省部级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及16个院级研发中心。“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 项,一等奖1 项,二等奖4 项,省部级奖119 项。申请专利4811 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7 项。并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85项国家级集体和个人荣誉。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重要成员单位之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将牢记重托、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按照集团公司“建设国际一流航天产业集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排头兵”的战略目标,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党建工作创新,面向国防现代化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推动军品产品、民品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三驾马车”的协同发展。至202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航天产业集团,成为建设航天强国的中坚力量。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600118),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中国卫星已发展成为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的产业化集团公司,现拥有十余家子公司,形成了航天东方红、航天恒星等一系列知名品牌。在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方面,已成功开发了以CAST968CAST1000)平台为代表的多个系列小卫星和微小卫星公用平台,成功发射对地观测、海洋监测、环境监测、空间探测、科学试验等多颗不同用途的现代小卫星,同时具备部分宇航部件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地面站系统集成、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信息传输与图像处理五大领域20多类产品,在北斗导航、动中通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拥有“天绘”系列遥感卫星数据总代理权。

公司致力于从事航天产业,具有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卫星研制和卫星应用。

1、公司卫星研制业务

公司卫星研制业务目前专注于1,000 公斤以下的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的研制与生产,产品和业务集系统开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在轨服务于一体。具体包括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系列化公用平台的研发;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总体专业设计;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总装、测试和试验;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在轨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以及相关星上配套产品的提供等。经营主体包括航天东方红、深圳东方红等。

2、公司卫星应用业务

公司卫星应用业务主要包括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集成、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产品和业务涵盖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运营服务和综合应用多个领域。具体而言,在卫星通信领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卫星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在卫星导航领域提供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各类产品并提供基于北斗系统应用的技术方案;在卫星遥感领域,公司为客户提供系统集成方案,并进行数据接收处理和相关设备研发;在卫星运营服务领域,提供电视节目上行服务;在综合应用及其他方面,公司集成多技术优势,给客户提供智慧城市、智慧管网等不同应用的解决方案。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航天恒星空间、航天天绘、航天中为、星地恒通等。

二、经营情况分析

2016年公司围绕“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重点推动主业向智能制造和信息服务领域升级延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633,726.4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9,766.4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69%,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公司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重点企业,拥有航天核心技术积累和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储备。公司研究开发力量雄厚,拥有“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下属多家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重要子公司均设立拥有各自独立的研发部门,拥有完备的研发组织和实验、检测、研发设施,能够完成关键系统、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技术的开发。

在卫星研制领域,公司掌握了卫星研制的相关核心技术,在小卫星、微小卫星、皮纳卫星系列化公用平台开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新技术验证及推广、星上小型化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保障了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稳定运行。报告期内,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完成了 CAST4000 平台开发相关工作,实现了平台飞行验证,完成了试验生产能力的补充和提高。此外,公司突破了一体化综合电子系统技术、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姿态确定技术、COTS 器件空间应用技术等先进微小卫星平台关键技术,建设完成了设计、仿真与验证实验室、总装与综合测试系统、环境试验系统等微小卫星平台研制条件,提升了公司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特点的先进微小卫星平台的设计能力。

在卫星应用领域,公司拥有VSAT 系统、高安全云计算操作系统、基于 GNSS 高精度定轨及测量技术以及卫星遥感、通信、导航仿真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与动向,通过核心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牵引或满足用户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基于云计算基础支撑平台的卫星应用系统集成设计、测试平台(含卫星遥感一体化仿真平台、卫星通信一体化仿真验证平台、卫星导航一体化仿真验证平台)及卫星客户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了多项专题产品,突破了相关关键技术,各平台及专题产品的技术指标达到了设定的要求,提升了公司的系统仿真设计和集成测试能力。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一、企业简介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中科院长春物理所于1999年整合而成,是新中国在光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所,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的研发生产。 

建所60余年来,长春光机所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组建、援建了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22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有23位在本所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两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先后参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经营情况分析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长春光机所秉承"研产学并举"的发展理念,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在科研领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天宫一号"有效载荷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年科研合同额突破19亿元;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6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长春光机所投资兴建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园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科研条件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园区内有本所投资的高科技企业23家,总资产25亿元。依托光电子产业园区建设的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孵化器,已经成为本地区光电子领域重要成果转化基地。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长春光机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研产学并举”发展理念,在科研领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以神舟系列有效载荷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现有18个研究部室,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6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长春光机所园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园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作为中科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长春光机所设有硕士点8个、博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在学研究生近千人。 

长春光机所现有在职职工2100余人,其中院士3人,“千人计划”2人,“百人计划”1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7人,863973各领域专家9人,国家级各类领军人才15人。通过实施科学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形成了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

长春光机所的各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曾荣获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共15项。2002-2003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一、企业简介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简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盈利事业单位,成立于200312月,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主要从事小卫星、微、纳、皮卫星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试验。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现有员工五百余人,其中有研究生学历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具有国家863领域首席科学家、国家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各类型号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及博导、硕导、高级科研人员等百余名。

二、经营情况分析

——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031121"创新一号"通信科学试验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通过"创新一号"卫星研制,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在微小卫星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运用已取得的成果和不断的创新,接着又于20089月、200811月、201111月、20137月、20149月及20153月先后成功发射了SZ-7伴星、"创新一号"02星、"创新一号"03星、"创新三号"星、"创新一号"04星和“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从而在国际国内竞争日益剧烈的航天卫星研究领域占居一席之地。

——中心遥感卫星总体部主要从事空间遥感技术开发和遥感卫星研制,牵头遥感类卫星预先研究、策划背景型号和争取型号立项,负责卫星方案、集成测试与试验和项目管理。作为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技术领域的总体部,专注于空间对地遥感、空间态势感知和空间在轨服务三大领域,积极布局空天信息网、分布式遥感、天基物联网+、二氧化碳监测等创新性技术领域研究。部门拥有卫星总体技术、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各类技术人员,承担军民领域的多项重大项目研究、型号研制。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中心位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内,拥有27000余平方米工作面积,包括质量特性试验区、力学试验区、空间环境试验区和卫星总装厂房,装备多种现代化试验设备,具备研制通信、遥感、导航和科学试验等多种类型卫星的能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卫星创新研制理念,已发展成为我国航天领域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54

一、企业简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电信技术研究所,经过60余年的发展和壮大,现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专业覆盖面最宽、综合性最强的骨干研究所,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及质量体系方面的重要资质,是国家授权的电子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单位,电子工程甲级设计单位。

二、经营情况分析

五十四所主要从事军事通信、卫星导航定位、航天航空测控、情报侦察与指控、通信与信息对抗、航天电子信息系统与综合应用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系统集成。下设9个事业部,具有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集团级航天信息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研究开发和检验认证中心。设有北京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建所以来,五十四所相继参与完成了“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上海天文台65米射电望远镜天线项目”等数百项国家和国防重大工程建设,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千余项重大科研成果。圆满完成了“国庆阅兵”、“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索马里护航”等急难险重任务,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近40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全所目前从业人员85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54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800余人。科技人员中有工程院士1人,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近1400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88人。

凭借多专业综合优势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五十四所不断加大产品开发和技术应用的力度,先后在石家庄、北京等地组建了河北远东、中华通信、中电信息等多家高科技企业,产品覆盖国防安全、能源、交通、信息、金融、应急抢险等国民经济各领域,行销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相关报告

2024年版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全景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24年版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全景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遥感卫星是一种利用卫星上所装载的遥感器对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或电子探测以获取有关信息的应用卫星。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

标签:遥感卫星

决策支持

17310456736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联系我们

17310456736